一、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技术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智能教育为自主设置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1  2019年,学院举行自主设置智能教育二级博士点专家论证会,正式建设我国第一个智能教育博士点。

 

2  产教融合支撑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在南国农先生的引领下,长期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西部、农村、民族、远程”,建立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在杨改学、郭绍青、郭炯等人的继承与推动下,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农村与民族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智能教育关键技术等研究方向。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聚焦农村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形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全国首个智能教育交叉学科,打造了教育信息化高水平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培养了一批扎根西部的高级教育信息化人才。

1. 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引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

创立了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由“七论”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体系,进入新世纪重点围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中国教育技术史等开展研究,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

2. 利用技术赋能,促进乡村与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围绕信息化促进农村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开展研究工作,在西北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西北农村与民族教育信息化相关理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特色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相关理论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信息化促进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省农村与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乡村教育项目,多种途径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3. 坚持产教融合,构建智能教育协同创新体系

围绕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引发的新现象、新问题及其规律开展研究工作,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员工自适应学习、教师专业能力智能测评与研修、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学习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构建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开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及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学环境,构建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产品研发+应用示范”的多学科、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

4. 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各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长期为甘肃省乃至国家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咨询服务。主持编制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被教育部全文采纳,以教育部文件形式向全国发布。承担的“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实现学校(教学点)网络全覆盖试点项目”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并将“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行动写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设计的“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模式被列为甘肃省厅长突破项目。


三、学术交流

2012年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讨会


2015年  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


2017年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论坛暨2017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经理(系主任)联席会议


2018年  第九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


2020年  第24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暨南国农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2022年  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经理(系主任)联席会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